首页

调教脚奴

时间:2025-05-23 16:52:30 作者:时政微纪录丨奋进中原——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纪实 浏览量:83796

  中新网南平8月21日电 (张丽君 叶国宝 魏永青)秋风掠过,漫步在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擎天岩村大汴地自然村,荷花散发的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据《建瓯县志》记载,大汴地村是北宋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

  村民周德荣老人家传的《周氏家谱》记载,周敦颐曾孙周宗正为福建路节度使,玄孙周福良于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始迁擎天岩村。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周氏后人始在大汴地村依山而建甪里新闾、周氏宗词和家族学堂三组建筑群。

  古民居群从一个大门开启,但见一条巷道里排列了六栋宅院。每个宅院中轴对称,主次分明。虽然以风火墙相隔,但每栋房子有边门可通。

  建筑群的墙脚均以毛石及方砖砌成,墙体采用红土夯筑。各大门的门框、台阶均用花岗石精雕细刻,辅以图案;过道天井两侧用青石板铺就,简洁大气;宅院雕梁画栋,极尽奢华。

大汴地村周氏古建筑墙面雕花。 魏剑生摄

  门窗上雕刻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均用金粉彩画,历百年而不变色,有的甚至完好如初。

  周氏书塾则综合体现了理学为体、耕读为用、讲书明礼和报效国家的思想。在一红漆雕花的书房里,清晰地保留着“百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楹联。

大汴地村周氏古建筑房梁。魏剑生摄

  作为曾经的耕读世家,建筑结构突出了封建时代家庭书房和家族学堂的教化功能。

大汴地村周氏古建筑外墙。魏剑生摄

  一些老房子外表及内部已残破。村民陈定金老人介绍,1923年,一股土匪屡攻大汴地村山寨不下,后趁虚而入,恼羞成怒地把90多栋房屋烧毁。如今,不少房子仍留下火焚的痕迹。

  不到500人的大汴地村距市区57公里,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但因为有了周敦颐后人的聚居故事,为“理学名城”的建瓯市平添了几缕书香。清代的建瓯民谣早就传唱:“出了朝天门,就看大汴地”。(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州受冷空气渗透 启动寒冷Ⅲ级应急响应

南宁3月18日电(黄令妍)“第一次去北方见到雪,感受到的是快乐,滑雪很危险,但也想去挑战。”22岁的广西籍冰雪项目运动员邱习杨,回忆起6年前的滑雪训练初体验时说。他在今年2月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摘得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障碍追逐赛铜牌。

大连通报3起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典型案例

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邀请了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789件美术作品参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合唱团队将在丝绸之路合唱音乐会同台演出。

职务犯罪嫌疑人郭柏春被遣返回国

非遗传承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离不开非遗传播受众的多样性,因此,备受瞩目的重要节日,成了非遗传播的良机。2024年春节,结合与春节有关的16项国家级非遗、174项省市级非遗项目内容,渭南组织开展了澄城县社火巡游、合阳县面花主题展及“欢欢喜喜过大年 跟着非遗游渭南”等线上线下非遗文化活动23项60余场。首届国际非遗交流周在渭南的举办,也有效促使非遗文化融入现代、走进生活、走出国门,全面提升了非遗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中国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履职100天 用实际行动擦亮“中国蓝盔”闪亮名片

“来之前我也没想到,第一次来到乌镇,就喜欢上了这里。”爱立信全球前沿技术高级总监克里斯托弗·普莱斯此次的乌镇之行安排得满满当当。从参加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到交流分享“5G可编程网络”研发历程,他希望在这座江南水乡,将自己数字技术创新的理念和心得传递更远。

江山如画|泉城济南 诗意田园

沙湖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是中亚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也是黄河流域重要湿地之一。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路过中国,其中2条经过沙湖。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各类候鸟、留鸟的最佳栖息地和繁殖地,据统计,目前在沙湖观测到的鸟类有17目44科200多种,其中包括中华秋沙鸭、玉带海雕、黑鹳等八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苍鹰等23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